中国互联网火药味最浓的赛道是什么?答案很可能只有一个,电商。
在这个赛道跑出了市值逾7600亿美元的阿里巴巴,1200亿美元的京东,以及1000亿美元的拼多多,腾讯、百度、网易也一直身在局中。
作为在互联网进入中国后不久便出现的商业形态,电商永远都处在追逐和角力之中,它在深刻影响着数亿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同时,也永远不缺少新鲜话题。
如果要圈定最近几年电商的关键词,下沉市场、商家赋能、直播可能是几个关注程度最高的议题。
阿里巴巴在下沉市场收获了大量新用户,并在2019年 3月重启「聚划算」,定下孵化1000个全球产业带,引爆30000个品牌,将品质惠生活方式带到200个下沉城市的目标。拼多多通过团购、微信裂变等方式迅速发展壮大,短短几年便成长为不可忽视的电商新军。京东也推出了新品牌京喜,剑指下沉市场和产业带布局。
今年的新冠疫情给电商战事又带来了不少新变量,商家亟需抢回「失去的时间」,消费者更加青睐线上无接触购物的同时,消费心态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谁会赢得这一场未来战争?立足当下往后看,已经可以观察到一些端倪。
01升维中的价格战
对于消费者来说,商品价格可能是影响其购买决策最关键的要素。如何在同样商品质量的情况下把价格做到更低,永远都是电商战争的母题。
在最近几年的大促之中,「百亿补贴」成为各家武器库中频繁亮相的一柄利器,一方面在于,消费者经过了多年各家大促的轮番轰炸,对复杂的运营活动有所疲劳,人们更青睐简单直接的优惠方式,另一方面,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,面向C 端的有效动作会迅速被对手们跟进,最终形成一种相对趋同的策略。
但很多时候外表相似,内核却可能有着很大的差别,随着各家电商通过百亿补贴进行获客争夺愈发白热化,其差异之处也在逐渐显现。
从持续时间和「烈度」上看,聚划算对于补贴呈现出不断加码的态势。2019年底聚划算上线百亿补贴以来,聚划算正在将百亿补贴作为一种常规运营手段,在「55吾折天」以及618年中促销之中都对品牌商品进行补贴,并将其与直播带货相结合。
今年年初,聚划算百亿补贴占据淘宝App首页一级入口,而在即将到来的聚划算的「99划算节」上,彻底完成磨合的聚划算将展开「最大力度营销投入」,在「百亿补贴」上继续加码,在消费者最为关心的「价格力」上实现单点击穿。
相较而言,拼多多百亿补贴活动的先发优势和市场声量,由于竞争对手的不断加码有所稀释。
一个迹象是,拼多多百亿补贴的范围正在从补贴金额较高的3C数码品类逐渐向民生用品倾斜,并且将SKU扩充至5 万以上,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,拼多多通过百亿补贴吸引并固定高消费人群的目标正在调整。
而根据数据研究团队「超对称技术」的研究,在阿里推出聚划算百亿补贴后,2019年 12月 13日~31日期间,拼多多平台平均销量相比上半月下滑了32.9%,GMV则下滑了34.4%。同时,财报显示拼多多活跃买家年消费金额为1857,上涨幅度收窄至27%。
另外一点差异体现在商家一侧。对于聚划算来说,用价格战击穿市场只是一种必要的竞争手段,其根本目的仍然是帮助商家将生意落到实处,特别是扶植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锐品牌。
比如在「99划算节」活动前夕,聚划算已经启动了以「百亿流量补贴」为主的「聚风行动」计划,主要包括了平台流量补贴、商家流量补贴以及针对产品的爆款流量补贴等措施,通过整合手淘内外资源,使聚划算平台流量翻倍,对商家爆款的流量扶持不设上限。
相比于阿里的长线共赢,在市场上目前比较常见的补贴战打法上,许多时候商家,尤其是底层中小商家的处境十分尴尬——如果不匹配平台的价格策略,那么就享受不到流量分配,如果硬着头皮参与,盈利有限的同时又很难积累下品牌口碑。
对于拼多多,今年已经把重点放在了整体品牌上行策略,着重在头部商家的运营,在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,要运用流量大批量扶持中腰部商家,显然有些力不从心。
整体来看,价格战升维背后的本质在于,平台需要同时兼顾B、C两端的利益诉求,实现「有质量的增长」,这既是一个意愿问题,同时也是能力问题。
02如何实现「我全都要」
尽管双方各有优劣,但是在长线的打法策略上却有很大不同。
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,尽管重启时间只有一年半,但聚划算体现出了很强的整体作战能力。
2019年的聚划算首届「99划算节」上,聚划算在两天时间斩获585亿 GMV,在造节营销的第一年就已经超过了2014年双十一的成绩,也奠定了阿里电商第三大节的交椅。
聚划算商家运营总经理陈浩也提到了一个数据,在2019年的双11,「下沉市场最爱购买的前10000款货里,有70% 拉不到同比数据,这说明,下沉市场在双11购买的,也都是新品或者是近一年聚划算推出的特别定制款」。
这意味着,聚划算初步形成了一种用户、商家、品牌所构成的良性闭环,用户得到实惠,商家实现业绩增长,并在此过程中逐渐积累品牌力,成长为新锐品牌。
但是相比起来拼多多很少有拿的出手的大型节点核心战绩,当然从GMV角度,它的增速一直是令人兴奋,但是当一架火车跑的过快而没有续航能力的时候,迟早会降速,今年的营销增速降至两位数也说明,拼多多暂时还没有全线业务扶持的能力,过快的烧钱只会提前暴露出弊端。所以下半年拼多多理应会着重在核心业务的成长上。
作为阿里系成员,聚划算绝不会满足只做一枚前锋小将,想要看聚划算如何实现「我全都要」这样看似会闪了腰的目标?,就必须要将聚划算放在整个阿里的框架中来分析。
从竞争角度看,人们常将聚划算视作阿里用来阻击、拖慢拼多多的「排头兵」,但实际上聚划算在阿里电商体系内部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「生态位」。
商家都想有自己叫得响的品牌,但建立品牌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。对于淘宝、天猫上的海量商家来说,聚划算的爆款导向营销方式,以及下沉市场的开阔流量,就为这些品牌提供了难得的品牌演武场,脱颖而出的商户品牌,可以在天猫进一步地上行。
而淘系多年来积累的商户工具与成长体系,也能够让新锐品牌在聚划算得到迅速成长,正如陈浩所言,「什么品牌适合报单品团,什么适合主题团,什么适合上周末吾折天,千万爆款团,什么适合爆发一下,上卖空、汇聚。这些都是有节奏,接力的。可能外界,或者媒体不明白这个复杂的接力过程,但是商家摸准了这个逻辑之后,起势是很快的。」
新品牌在聚划算获得养分的同时,优质的供给也在让下沉市场完成着潜移默化的消费升级,比如说在去年被微博大V 广泛带货的电动牙刷,其引爆源头便是聚划算,还有便携冲牙器、单人小火锅、无糖饮料等等爆品,也都是由聚划算所孵化。
组合拳之下,需求侧也在发生「化学反应」,目前聚划算将近60% 的消费者是90后群体,而年轻消费者占比实际上并不是聚划算的业务评价指标,可以说是「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」。
归根结底,依靠「大干快上」式的增长手段或许能够在短期内收割大量用户,但想要帮助商户获得扎实的业绩增长与品牌声量,仍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。
结语
对下沉市场的争夺,对新用户群体的争夺,对品牌上行的争夺,不得不感慨,只要生产力仍在进步,人们消费的需求仍然旺盛,电商赛道可能永远都会是一场「无限游戏」。
这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,电商比拼的从来都不是一城一池和短期爆发力,而是耐力、是系统能力、是能否在一个更长的周期内,不断迭代成为更具竞争力的组织。
谁在赢得未来?相信在经过了注定忙碌的四季度之后,我们会看到一个更加清晰的赛道格局。
关注疯狂的美工官网,每天分享不同电商资讯!
转载说明:欢迎转载本站所有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《疯狂的美工装修助手网站》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mgzxzs.com/tbtmxw/547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