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寄包裹的快递柜解决最后一公里,却面临新问题

2017-06-03 10:51:34  浏览:3495  作者:疯狂小编

存寄包裹用快递柜我们小区就有,从崭新的新小区到陈旧的老城区,忽如一夜春风来,丰巢、速递易、格格货栈等各大品牌的智能快递柜遍布了长沙城区各个角落。快递柜曾被认为是解决快递业“最后一公里”最直接、最有效的方案,事实上,快递柜的推出的确也方便了很多人。但快递员从此不上门,“零沟通,一声不吭丢柜子”“零交流,易碎品没法当面验货”等现象也引发了市民吐槽。记者近日走访长沙市内各大小区,进行了一番调查。

现象

智能快递柜成趋势,部分小区覆盖率达80%

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,网购成了全民乐事。小到牙膏、牙刷、餐巾纸,大到家具、家用电器,从国内购到跨境购,2016年长沙网民以人均支付8.7万元、平均购物金额10755元的“傲人”支付宝账单,展示了“豪气”。

当然,不停的“买买买”也带来了满天“飞飞飞”的包裹。长沙芙蓉区的网购达人王一隔三差五就会有包裹,以前,包裹都是被随意地堆放在传达室,又乱又难找,而且常常会出现谁的包裹不见了、谁的包裹拿错了等纠纷,这让他深受其苦。

而最近,他发现小区里多了很多智能快递柜,像超市的寄存柜一样,一组柜子设有大小不同的箱子,方便寄存不同大小的包裹。这天,他又接到一条接收快递的短信。他来到位于小区东门传达室边上的智能快递柜前,点击屏幕上的“我要取件”,输入密码和手机末4位数字后,只听“嗒”的一声,柜子弹开,小王取走了自己的包裹,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。对这样人性化的取件模式,王一欣慰不已:“24小时随时可以取件,每个快递‘对号出柜’,拿起来又快又准,取快递不求人很方便。”

“据不完全统计,芙蓉片区80%左右的小区已经安装了快递柜。”圆通快递芙蓉区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。“快递柜的使用率视小区而定,有的小区因快递柜有限出现过爆仓的现象,一般体量较大,且小区居民多以年轻上班族为主的小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,而中老年人居多的老城区快递柜则鲜有人问津。”

问题

有了快递柜,快递不送货上门引争议

近日,在外度假的王女士收到一条申通的短信,提醒她的快递包裹被投放到了小区内的某快递柜中。“没有人来敲门,没有人联系过我,零沟通,快递就这样一声不吭的被丢在了快递柜。”王女士马上上网对自己的订单进行追踪,订单状态已变为“已签收”,并注明“签收人是本人‘签收’”。“我这次的快递包裹里是一件陶艺品,属于易碎物品,是要验货的,现在被送到快递柜里签收了,还怎么验货?货物要是在运输途中就已经碎了,签收后这职责又该怎么界定?”

两天后,王女士回家怀着忐忑的心情去取货,快递柜显示超出取件时限要交2元保管费(超时1元/天标准计算)才能取件,这让她很不能理解。“以前送货上门都不收费,现在在机子里取快递为什么反倒要收费了?我的商品是包邮的呀。”

事实上,和王女士有着相似遭遇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。有长沙网友发帖抱怨:“自从小区里有了快递柜,家里明明有人,却连电话也不打,直接把快递丢进快递柜……”更有网友表示,即使已在订单上明确注明“勿放快递柜,请送货上门”等字样,仍避免不了快递被投进快递柜中。微博上搜索快递柜,跳出很多网友的吐槽,比如,“我有时帮姥姥姥爷买东西,他们都80多岁了坐着轮椅,包裹来了你不送货上门,让他们去用快递柜太不合理了吧!”

背后

用户体验下降,如何规范成难题

行走在万科金域蓝湾小区,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小区两个出口处都摆放着不同规格的快递柜,且品牌不一。随后的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,在有的小区甚至会出现三个不同品牌的快递柜。粗略统计,现投放在长沙小区内的快递柜品牌大致有以下几种:速递易、易邮柜、丰巢、中集e栈、格格货栈、日日顺等。

除了快递不送货上门、不能当面签收、过时收费等情况外,市民对小区快递柜位置摆放不熟、有时无法准确区分各品牌快递柜也是造成用户体验下降的原因。

“目前公司对投放快递柜的相关事宜出台了规定,比如说一定要经过客户同意才能投递于快递柜内、生鲜水果熟食类不能入柜等等,最大限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引发的纠纷,但规定实施还不成熟。”申通快递员小唐表示。

记者致电圆通、中通、韵达等快递公司,得到的回复均是在积极规范中,具体条例有待进一步补充。有的快递公司对快递柜的投诉比较严厉,比如,圆通快递总部对公司罚款是100元一次,对快递员则是20元一次。

业内人士则表示,智能快递柜本就是为方便市民收发快递而产生的,如果市民收件反倒不便,那就本末倒置了。智能快递柜企业应联合起来,基于长沙不同社区、不同的人口分布,灵活、合理地布局快递柜,提升用户满意度。

点睛

共享新事物出现,难免带来新问题

智能快递柜是近年来崛起的新兴行业,由于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,物流成为了影响快递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,尤其是快递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亟待解决,由此催生了快递柜行业。

然而,快递柜行业的情况类似于解决出行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共享单车,同样是“共享生意”,也同样在初期如火如荼,在兴起初期,能很好地便利于民。但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冷却和市场考验之后,用户体验、流量、成本等诸多问题也在热度退潮后逐渐显现。

共享新事物的出现,难免会给社会、企业、个人带来新的问题,单靠哪一方的努力解决不了,只有全社会的人都积极参与,共同完善,众人“拾柴”火焰才能高。

(本文转载于:卖家资讯

【随机内容】

返回顶部